说起杨玉环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杨贵妃,大家脑子里可能立刻会蹦出几句诗,什么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,还有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。
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,把她的美貌描绘得跟天仙下凡似的,让人心里直犯嘀咕:这得是多好看的一个人,才能让见多识广的唐玄宗李隆基爱得神魂颠倒,甚至连后来造反的大胖子安禄山,在她面前都得乖乖地认干妈?
一个人的魅力,真的能大到影响一个朝代的走向吗?
要弄明白这个问题,咱们不能光看诗词,得回到历史现场,把当时的人和事掰开了、揉碎了看。
首先,咱们得清楚一点,杨玉环能脱颖而出,绝不仅仅是靠一张漂亮的脸蛋。
她出生在公元719年的一个官宦家庭,虽然十岁上父亲就去世了,被寄养在叔父家,但她接受的教育可是当时顶级的。
那个年代,对一个大家闺秀的培养,可不只是读书写字那么简单。
杨玉环从小就沉浸在音乐、舞蹈这些艺术的氛围里,她不光是会,而且是精通。
你想想,一个天生底子就好,身材样貌都出众的姑娘,再加上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温婉可人的性格,这整个人散发出的气质,就不是普通美女能比的了。
她不是一个静态的花瓶,而是一个动态的、活色生香的艺术品。
这种综合魅力,才是她的核心竞争力。
她的第一段人生,其实是和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琩绑在一起的。
十五岁那年,在一次公主的婚礼上,寿王对她一见钟情,从此念念不忘。
没过多久,通过当时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,也就是寿王的亲妈出面,杨玉环就成了寿王妃。
婚后五年,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甜蜜,可以说是琴瑟和鸣。
如果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,那也就是一段皇室佳话。
但命运的转折点,来得既突然又残酷。
公元737年,武惠妃去世了。
这对唐玄宗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。
武惠妃不仅仅是他宠爱的妃子,更是他晚年重要的精神支柱。
她一走,快六十岁的唐玄宗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,后宫里虽然美女如云,但他看谁都觉得没意思,心里空落落的。
就在这个时候,有人向他提起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,说她风采动人,有当年武惠妃的神韵。
这一提,就像在唐玄宗心里点了一把火。
他召见了杨玉环,这一见,就彻底陷进去了。
可问题是,这是自己的儿媳妇,这在讲究伦理纲常的古代社会,是天大的忌讳,传出去就是皇室丑闻。
但皇帝毕竟是皇帝,他有的是办法。
唐玄宗想出了一招“曲线救国”:他先是以给过世的太后祈福为名,下旨让杨玉环出家,当一名女道士,道号“太真”。
这么一来,杨玉环就从寿王妃的身份里脱离出来了,成了一个“方外之人”。
这在明面上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,实际上,就是把她从儿子手里“合法”地抢了过来,放进了自己的“预备役”里。
这对寿王李琩来说,是何等的屈辱和痛苦,自己的父亲,当朝的皇帝,抢走了自己心爱的妻子,他连个屁都不敢放。
而杨玉环呢,从一个受尽宠爱的王妃,突然要面对一个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公公的感情,这其中的无奈和身不由己,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体会。
在道观里待了几年,等风头过去,唐玄宗又给寿王另娶了一位王妃作为补偿,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杨玉环接回宫里,正式册封为贵妃。
这个“贵妃”的地位非同小可,在唐朝后宫,皇后之下就是贵妃,而且当时玄宗没有立皇后,杨贵妃的待遇和权力实际上就相当于皇后。
从此,唐玄宗把一个皇帝能给予一个女人的所有宠爱,都加倍地给了她。
这种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?
杨贵妃喜欢吃荔枝,唐玄宗就下令,用国家最快的驿站系统,快马加鞭地从几千里外的岭南把新鲜荔枝运到长安,不知道要跑死多少匹马,就为了让她能尝到一口鲜。
白居易那句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说的就是这事。
这背后,不光是爱情,更是国家机器为一个人的口腹之欲在运转。
两人在艺术上也是知己,一起研究音乐,共同创作了著名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一个谱曲,一个编舞,堪称天作之合。
爱屋及乌,杨家的人也跟着飞黄腾达,她的哥哥杨国忠,一个市井无赖,居然一步登天,最后做到了宰相,权倾朝野。
很多人会问,杨贵妃是不是干政了?
从史料上看,她本人对政治确实没什么兴趣。
但问题在于,她的存在,让唐玄宗彻底“不务正业”了。
皇帝的心思全用在了和贵妃游山玩水、享受艺术上,国家大事就甩手给了杨国忠这样的人。
而杨国忠是个什么人?
他贪婪无能,在朝中拉帮结派,排挤忠良,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。
他跟手握重兵的边疆将领安禄山矛盾越来越深,最终直接点燃了“安史之乱”的导火索。
所以说,杨贵妃的悲剧在于,她本人可能并不想干预政治,但她却是那个时代政治腐败的中心符号,皇帝对她的极度宠爱,客观上造成了整个国家治理的松懈和崩坏。
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爆发,曾经繁华鼎盛的大唐王朝瞬间陷入战火。
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众朝臣仓皇逃离长安。
当队伍走到马嵬驿这个地方时,护送的禁军士兵们不干了,他们又累又怕,满腔的怨气无处发泄。
他们杀了罪大恶极的杨国忠,然后包围了唐玄宗的住所,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。
在这些士兵看来,国家之所以搞成这样,皇帝是没错的,错就错在这个迷惑君王的女人身上。
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“红颜祸水”逻辑,把一个王朝的衰败,简单粗暴地归咎于一个女人。
在江山社稷和个人安危面前,唐玄宗最终选择了妥协。
他赐给杨贵妃一条白绫,让她自尽。
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绝代佳人,就这样在三十八岁的年纪,成了政治斗争最无辜也最显眼的牺牲品。
后世把亡国的罪名扣在她头上,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,一个制度的崩坏,一个统治集团的腐朽,怎么能让一个女人来背负全部责任呢?
她的死,更像是那个时代巨大悲剧的一个缩影,映照出的是唐玄宗晚年的昏聩和整个盛世之下隐藏的深刻危机。
恒正网-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-配资炒股开户平台-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