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会较为偏向从热管理、材料层面以及如何延长电池寿命来讨论。
一块动力电池的寿命,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长久。许多人把他当成新能源汽车的"消耗品",但实际上大部分动力电池都在往精密设计的耐久部件上面靠拢。
购买新能源汽车时,最多的疑虑往往围绕着电池:能用多久、什么时候需要更换、更换要花多少钱等等,这些问题背后,相信也是大部分人对电池寿命的未知和担忧。
事实上,按照我的了解,现代动力电池的技术其实是超过了我们预期的。
当今主流电动汽车大多数搭载的锂离子电池,其设计寿命普遍超过了整车的使用年限。大多数车企承诺电池组在正常情况下使用,8年或16万公里内保持70%以上的健康度。
这意味着,即使每天行驶50公里,一年1.8万公里,理论上电池也要近9年才会达到寿命终点。而实际情况下,根据不同使用场景,电池的衰减速度比这更慢或者更快。
电池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:充放电循环次数、使用习惯等等。
但是比较容易让人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:热管理系统的效率。
展开剩余84%新能源车配图▲
热管理对于电池的健康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。动力电池最怕的不是充放电,而是温度失控。
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包含在温度失控之中。
在过高温度下,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速,导致活性物质损耗加剧。
而过低温度则会使锂离子沉积,形成枝晶刺穿隔膜。
网图侵删,锂枝晶▲
热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便是精准温控。
就是尽量将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最佳的工作区间,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造成的损伤。
在一些车型上面,控制高温的方法一般是液冷系统或者其他主流的冷却方式,它们一般会搭配一些优秀的导热材料和阻燃材料,如高的导热硅胶片、泡棉和兼具抗冲击的MPP、PPO等。
高导热硅胶片和CR-2050泡棉▲
MPP和PPO▲
控制低温的方法则有可能是,搭配一些专为极寒地区研发的pi加热膜,能够在严寒情况下,保证车辆的续航,避免多次充电损害电池健康。还有一切其他的加热发热材料,如硅胶加热片、环氧板加热片、柔性PTC加热膜和双层复合加热片。
柔性加热膜和pi加热膜手▲
其中双层复合加热片,加热与电芯信息采集一体,个人感觉还是一种不错的加热材料。
双层复合加热片▲
除此之外热管理系统还有均温设计,确保电池包内所有电芯温度差异不会过大,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。
以及智能预判,根据导航路况和天气信息,提前调整电池温度,减少大功率快充时的热冲击。
在我看来电池更换属于少见而非必然网络上能查到的数据显示,配备先进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组,其衰减速度比散热不佳的电池慢40%以上。
这也是为什么高端电动车在经历数十万公里行驶后,电池健康度依然良好的原因。
根据我个人社交圈,以及网上大部分朋友的情况来看,需要整个电池组更换的情况较为少见。绝大多数情况下,可能只需要更换个别故障电芯或模块,而非整个电池包。
我能查到的数据,截至2023年,市场上主流电动汽车的电池整体更换率低于1%。大部分更换案例是由于事故损伤,而非自然衰减。
当电池容量衰减到70%以下后,也并非失去价值。它们还可以作为储能设备继续使用多年,形成梯次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。
电池回收标志(AI)▲
那我们如何延长电池寿命?当然,想要最大化电池寿命,可以遵循以下简单原则
避免频繁快充:日常使用中以慢充为主,快充作为长途旅行时的补充
电量保持适中:尽量将电量维持在20%-80%之间,避免过度充放电
停车注意环境:夏季尽量避免长时间暴晒,冬季尽量停放在室内
定期系统检查:按照厂家建议进行电池系统维护,确保热管理系统正常工作
网络配图▲
但是我们买车是为了图自己方便,而不是为了花那么多钱给自己搞出来一个“大爹”。
截至目前,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在国际上算是遥遥领先,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耐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、热管理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创新突破,动力电池正在成为整车中最耐用的部件之一。
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电池寿命问题,更重要的是享受电动汽车带来的低使用成本和环保优势。毕竟,一辆正常维护的电动汽车,其电池很可能会比车身其他部分更持久一些。
我是宝益科技,一位深入研究分享新能源汽车配件、动力电池热管理材料创新解决方案的人,希望文章对您有帮助,欢迎留言讨论
发布于:福建省恒正网-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-配资炒股开户平台-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